-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5/11/1 16:57:03
- 阅读: 次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融汇家校育人智慧,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沟通互动机制,光明小学在新学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继续开设“百职百业家长讲堂”。
10月31日学校的家长讲堂活动邀请到二八班杨雨彤同学的爸爸。杨老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带着精心准备的《重阳节绘画主题创作》分享,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又有趣的节日文化课。让同学们在听故事、学知识、悟创意中,读懂重阳的传统韵味。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九月初九为什么叫重阳节吗?”分享一开始,杨老师就用亲切的提问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结合课件里的图片从重阳节的起源讲起,告诉大家古人在这一天登高祈福、期盼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又带着孩子们认识了重阳节的“老朋友”——象征高洁长寿的菊花,能辟邪祈福的茱萸,还有香甜可口的重阳糕。当讲到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时,孩子们都纷纷举手背诵古诗,在诵读中感受诗词里的重阳意境。
了解了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最让孩子们期待的绘画创作环节来啦!杨老师结合课件中的灵感来源,引导孩子们提取重阳元素:金黄的菊花、登高的人群、美味的重阳糕,还有祖孙相伴的温馨画面,都可以成为画中的主角。同时,还分享了实用的小技巧:用温暖的橙色、黄色表现秋日氛围,用灵动的线条勾勒人物动态,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小脑袋里早已构思起属于自己的重阳画作。
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拿起画笔,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画出了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登高望远的场景,有的把菊花画得五颜六色充满童趣。杨老师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指导每一位小朋友,解答大家的疑问。
此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重阳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更通过绘画创作的形式,将敬老爱老的美好品质根植于心,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创造力。
光明小学“百职百业家长讲堂”是“教联体”协同育人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家校共育的温暖桥梁,更是家庭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果,是家庭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有力体现。诚挚欢迎更多家长走进讲堂,用经验和智慧助力孩子们成长,让协同育人成果惠及每一位学生。

-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