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教育 > 智能中高考课程:光环之下,隐忧浮现
智能中高考课程:光环之下,隐忧浮现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5/9/23 13:43:10
  • 阅读: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各类以高科技为卖点的中高考提分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想象力智能中高考课程凭借“AI精准诊断”“清北名师亲授”等宣传语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目光。然而,当我们拨开其华丽的外衣,深入探究课程与服务背后的真实情况时,却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广大消费者警惕。

一、“明师”混淆,名师承诺还需家长擦亮眼睛

智能中高考课程在宣传时大力强调“清北名师亲授”,这一噱头让不少家长心动不已,认为孩子能够接受到顶尖学府优秀教师的指导,提分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许多家长反映,在报名前看到的宣传资料中,对于“名师”的介绍模糊不清,很多家长都认为是名师授课或者是名师课堂。当家长和学生们满心欢喜地报名后,才发现所谓的“名师”课程并非交钱报名就有。其技巧课程中的教师并非来自清北等顶尖高校,课程内容和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更让人气愤的是,对外宣传时声称包含名师课程,但报名后却被告知名师课程需要单独收费。这种先以“名师”为诱饵吸引消费者报名,再通过额外收费的方式增加消费者负担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家长们感到被欺骗。

例如,有家长表示原本是冲着名师课程报名,花费了不菲的学费,结果想要真正听到宣传中的名师授课,还得再交一笔费用,这让他们对课程的信任大打折扣。

过度依赖AI,人文关怀缺失

智能中高考课程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卖点,强调通过AI技术进行薄弱点检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不可否认,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快速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定位知识短板。然而,该课程却存在过度依赖AI技术的问题,忽略了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人文关怀。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虽然AI能够检测出薄弱点,学习方案号称定制化,但交付的课程内容却千篇一律。课程服务老师无法跟进,尤其是答疑老师,真人老师和ai答疑模式一模一样,照本宣科,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对于一些在数学几何问题上存在困难的学生,AI系统可能只是反复推送一些基础几何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练习题,而没有深入分析学生是具体哪个知识点造成了答题错误,导致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做题,却依然无法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此外,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然而,智能中高考课程过于注重AI技术的应用,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只能通过系统提交疑问,等待老师的回复,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课程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家长反馈,智能中高考课程中的技巧课程内容质量不高。在当前的中高考备考中,各种解题技巧和方法备受关注,很多学生和家长希望通过学习技巧课程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然而,该课程的技巧课程却存在内容空洞、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一些技巧课程的讲解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例如,在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课程中,老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解题步骤和方法,但没有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的阅读理解题目时,依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技巧。此外,技巧课程的更新也不及时,无法跟上中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随着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命题方式和题型也在不断变化,但该课程的技巧课程内容却依然停留在过去,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最有效的解题技巧。

宣传与实际不符,消费者权益受损

除了上述问题外,智能中高考课程还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在宣传资料中,课程被描述得天花乱坠,声称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提分,甚至有“不过退费”的承诺。

然而,当学生和家长真正报名后,却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相差甚远。

一些学生在使用该课程后,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当家长要求退费时,却遭遇了各种困难和阻碍。课程方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或者设置繁琐的退费流程,让家长望而却步。这种虚假宣传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教育市场的秩序。

结语

“明师”混淆、过度依赖AI技术、课程内容质量不高以及宣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感到失望。

在选择中高考提分课程时,家长和学生们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华丽的宣传所迷惑。要深入了解课程的师资情况、教学内容和服务质量,多参考其他家长和学生的真实反馈,避免盲目跟风报名,让自己的钱花得物有所值。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教育市场的监管,规范课程宣传和服务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教育市场环境。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络直播助力就业
网络直播助力就业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举行2025年“春风送暖”大型招聘会,351家企业提供近万个工...[详细]
教育部:今年制订以居住证为准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
教育部:今年制订
>来源: 中新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详细]
高校学生为避暑在图书馆“恶意抢座”?多名学生否认
高校学生为避暑在
> 随着气温的上升和期末季的来临,安装空调的图书馆成了大学生们自习看书的最佳去处,...[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