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教育 > 藤校学霸哭了:我回国找不到工作,港大同学却年薪百万....
藤校学霸哭了:我回国找不到工作,港大同学却年薪百万....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5/9/17 15:22:59
  • 阅读:

这两年港校非常热门,好多低年级的家长问:

为什么突然大家都想送孩子去香港读大学了?

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因为:钱、钱、钱。

首先,香港读大学和欧美动辄两三百万的留学成本比起来便宜一半以上。

香港八大本科四年 80–150 万就能搞定(港籍80万,非港籍150万)

更关键的是,港校毕业工资高

小红书上好多海归博主吐槽,藤校毕业回国三个月0offer,而当年去港大读书的同学却成了中环精英,年薪百万爽爽哒。

一位在美国西北大学读经济学本科的美女博主发视频分享自己的悲催经历:本科毕业回香港竟然只能找到月入1万的工作,不得已只能再申请一个港大的“水硕”,读完后才实现了就业。

中产孩子读书说到底,还是为了就业。

找到好工作,拿到高收入才是王道。填饱肚子后,再来谈理想也不迟。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最新的数据告诉我们,为什么港校突然变得如此热门。

01

— Dr小鱼 —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大幅提升

年轻人更愿意去拼了

先看一组最新调查。

香港求职平台 CTGoodjobs《2024年毕业生薪酬及就业调查》 显示:

82% 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会找全职工作,比去年足足高出 10 个百分点;

选择暂时不找工作的比例只有 3.4%,创下新低。

什么意思?

意思是越来越多的港校学生,愿意直接进入职场,而不是选择“再拖一拖”。

从学历来看,受访者中本科毕业生占了大多数,占比达到68.3%,其次是副学士或高级文凭占比13.7%,而硕士占比6.9%。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没啥特别。

但放在全球大背景下就很有意思:美国、欧洲不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宁愿 gap year。

而内地大学毕业生正在喊躺平,做“佛系打工人”。

在这样的形势下,这代香港毕业生,反而展现出难得的进取心和拼搏心,以及强劲的就业信心。

这说明,他们相信市场里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对未来有信心。

02

— Dr小鱼 —

金融不再“独唱”

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也开始受欢迎

过去一提香港,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投行、银行、金融圈。

今年有了新变化。

虽然银行、保险、金融类职位依旧排名第一,但热度下滑了 3.8%;

而政府、公营机构的吸引力上升到 10.5%;

最理想雇主第一名不是汇丰,不是四大,而成了香港政府

这几年经济波动加剧的这几年,这种选择背后有一种心态转变:从追逐高薪,转向追求稳定和成长。

医院管理局、港铁、赛马会这样的本地机构,也越来越受欢迎。

2024 巴黎奥运会击剑冠军江旻憓退役后,第一份工作就是进了香港赛马会。

03

— Dr小鱼 —

港校毕业生薪资数据亮眼

年薪33万,跑赢社会平均 24%

最令人关心的是毕业生薪资。

根据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UGC)和 SCMP 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24 学年八大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已上升到 HK$329,000

比 2022/23的 31.4 万港元,增长大约 4.8%。

同期香港全社会就业人口月入中位数是 2.1 万港元;

港校毕业生的溢价高达 +24.6%。

医学、牙科、护理这些高薪专业,在这学年也有显著上涨,年薪顶峰达到约 HK$540,000

这意味着哪怕是“普通毕业生”,只要有港校文凭,在香港工作的年薪就能比平均水平高一截。

04

— Dr小鱼 —

哪些学校、哪些专业更值钱?

八大平均年薪,详见下图

香港大学稳坐第一,香港中文大学位居第二。

令人意外的是:香港教育大学高于香港科技大学。

可见,为什么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学生最热门的大学了。

专业层面方面的年薪看下图:

医科、牙科和护理科是薪酬最高的学科,平均年薪54万港元,每月约4.5万元,同比增约6.7%,继续稳居“神科”地位。

无论从绝对数值还是增长幅度来看,这类专业均遥遥领先,其优势在于技术门槛高、行业需求稳定且刚性强。

这也是状元纷纷选择医学的原因。

教育科平均年薪36.2万港元位列第二,就业稳定性强,社会需求高。

社会科学科平均年薪3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9.1%,涨幅在所有学科中最高,成为本年度的学科黑马。

05

— Dr小鱼 —

为什么港校这么受欢迎?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这几年大家都要挤香港的高校。

这里有几个关键原因:

第一,香港高等教育体系更贴近市场

比如港大,已经把“AI 素养”设为 2025/26 学年起所有本科生的必修。

意思就是,不管你学医学、学教育、还是学文学,毕业的时候都得会点 AI。

未来的雇主最怕的不是你没文凭,而是你跟不上工具和技术。

第二,大湾区的整体联动优势

从 2023 年起,“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全面铺开,香港毕业生去深圳、广州等地工作,不仅有生活补贴,还能申请人才房、留学生公寓,甚至创业还有 60 万港币资助。

这让找不到第一份工作的风险大大降低。

选择香港读书,相当于获得了整个大湾区就业和创业的优势。

第三,英语+普通话+粤语,两文三语的优势

香港毕业生天然适合在国际公司和华语市场中穿梭,这种“天然跨境”的能力,本身就是市场需要的。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络直播助力就业
网络直播助力就业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举行2025年“春风送暖”大型招聘会,351家企业提供近万个工...[详细]
教育部:今年制订以居住证为准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
教育部:今年制订
>来源: 中新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详细]
高校学生为避暑在图书馆“恶意抢座”?多名学生否认
高校学生为避暑在
> 随着气温的上升和期末季的来临,安装空调的图书馆成了大学生们自习看书的最佳去处,...[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