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社会 > 中国官方提示风险: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
中国官方提示风险: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2/6/14 15:13:50
  • 阅读: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14日发布《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强调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提醒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
 
风险提示称,近期银保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损害监管机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风险提示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职责,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
 
银保监会表示,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义欺骗民众,编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等心理,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要谨防“回款”类诈骗侵害。监管部门已多次发布过有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套取信息、转账、收费等行为。
 
类似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
  
银保监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性借贷观念,通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或反映。(完)

------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西安一母亲为寻子在走失地附近当保洁
西安一母亲为寻子
>寻子29年   为找寻走失的儿子,西安一母亲在走失地附近医院当保洁员苦苦守候...[详细]
王立群:推广传统文化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王立群:推广传统
>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上官云)不久前,《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详细]
北京用上全自动清洁船
北京用上全自动清
> 7月14日,一条全自动水面清洁船正在北京昆玉河上清除水藻和垃圾。连日高温天气,...[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