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8 18:13:09
- 阅读: 次
新华网炫知传播力分析系统显示,今日互联网传播力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 题目 | 首发媒体 | 传播力指数 | 地域 |
1 | 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 新华网 | 3311 | 全国 |
2 | 鸡蛋价格触底上涨 西红柿炒鸡蛋需少放一个蛋? | 中新网 | 1887 | 全国 |
3 | 30省份回应“问题疫苗”流向 公安纪检等部门介入 | 中新网 | 1512 | 多地 |
4 | 低温吹空调 贪凉打赤膊 专家提示克服避暑误区 | 新华网 | 1366 | 全国 |
5 | 滴滴司机自称累了 让乘客开车出车祸 | 华商报 | 1116 | 陕西 |
![]()
□女大学生救人遭质疑 网民:规范面前生命最重要

综合媒体报道,19日,辽宁锦州南火车站,一81岁老人突然倒地。锦州医科大学学生丁慧跪地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最终老人恢复意识。但部分网民却质疑“救人时动作不规范”。有网民怒怼:难的不是心肺复苏,而是那颗勇敢善良无畏的心。
@1号橙薇薇:隔壁学校的姑娘,昨天在朋友圈就看见了这个视频。从头到尾听到她喊爷爷坚持住真的很感动,忍不住泪目。
网民“郭斗云”:毋庸置疑,在紧急施救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知识技能和标准的动作步骤,才能够更好的施救,避免好心“伤害”。但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以看客的心态去质疑救人的动作不“标准”,无疑是种思想病。
网民“舒圣祥”:其实,掌握心肺复苏的专业技能并不难,动作不专业可以继续学习。关键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否勇敢地、无所顾虑地伸出援手?
@新快报:不应苛责救助者,不过这也对社会提出新的要求:强化急救知识教育,让更多人能够做到专业规范,这样不仅能避免争议,而且还能最大可能救助更多人。

-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