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艺术会展 > 七位写实画坛名家雅聚势象空间 呈现多重语境下的“超然”
七位写实画坛名家雅聚势象空间 呈现多重语境下的“超然”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8 3:52:18
  • 阅读:

势象空间外景

2018年7月8日,一场名为“超然”的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在位于北京高碑店吉里艺术区的势象空间拉开帷幕。这次展览汇聚了徐芒耀、杨飞云、郭润文、冷军、李贵君、朱春林、常磊七位中国写实画坛的代表艺术家,展览共展出了他们近年来的新作40余幅。对于创作周期较长的写实油画来说,可谓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本次参展艺术家,从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徐芒耀,到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常磊,以及分别出生于50、60年代的杨飞云、郭润文、冷军、李贵君、朱春林,可谓代有其人,对油画品格的坚守和个人风格的探索,是他们一致不懈努力追求的方向。他们虽生活创作于不同的城市,但日常艺术交流密切。近年来,当代艺术的喧嚣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回溯,使得作为古典艺术代表的写实油画往往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然而在写实标签表象之下,人们往往忽视艺术家真正的内涵追求。


    徐芒耀生活于上海,本次展出了肖像作品以及2018年的欧洲街景写生小品。他在自述中写道:“我正是力图用西方写实油画的手法来表现现代人的艺术观念。我深深地认识到在艺术的道路上,要时刻警惕追逐时尚的盲从,现代性的口号在我们的时代已被演化为一种时尚,时尚总是要过时的。也许可以这样说,我想通过我的创作,追求一些恒久的理念。”


    杨飞云展出的作品,包括《簪花仕女图》等三幅以室内模特为对象的人物画创作和三幅现场写生作品。在显露作者扎实厚重的写实造型功力同时,笔触色彩之中显示出博大厚重的气象。对中国传统人物的借鉴,使画面愈加趋向平面与整体。正如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她的目光与微笑穿越了数百年,杨飞云在人物画的创作上追求可以穿越时空的动人力量,通过对眼神与内心的描绘体现出时代与岁月的痕迹。


    郭润文生活于广州,展出的作品以近年的人物肖像为主。其中,作于2017年的一幅正侧面的人物肖像《距离》颇为引人注目。人物单纯静穆,端庄整洁,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下,发肤与服饰都表现出一种质感,通篇呈现出一种古典的秩序,没有任何冗杂之多余,显露出一种当代的气质。


    冷军,被冠以“超写实”标签的他或许是在社会上引起最多的惊叹的油画家,他与郭润文等艺术家的“斗画”也为人津津乐道。本次展览中展出的3幅作品或许就是来自于“斗画”过程中,他常邀请艺术家到自己的画室内写生,当别的艺术家专注于模特的刻画,冷军则把艺术家、模特连同画室的场景都收入了画中。因为画的是瞬间场景,因此需要艺术家的快速作画,呈现出须臾之间的生动,并未追求所谓绘画的完整性。这其实也揭秘了冷军的创作过程——先以大色调铺陈氛围,再在局部精雕细琢,直至纤豪毕现。这几幅作品以“宽屏幕”的视觉呈现,这其实也是今天手机摄影的时代留痕。


    李贵君展出的大多是近三年的人物系列,在画面中青春美好的少女形象以特定的姿势、动态与具有象征意味的飞鸟、黑猫、红玫瑰等效显出当代社会之中人们特有的精神感受。经过精心构思的画面结构,精细绘制的细节语言无不传达出一种精致,正如他所说:“中国人在对传统油画语言的研究和表达上,我做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绘画就是绘画,重要的不是去诠释什麽理论,而是应该提供给人一种由眼至心的美妙体验。”当把一切多余的场景、人物去掉,他用最简洁的形式表现萦绕在他心头的——灵性。


    朱春林展出的是近年的肖像创作与风景写生。他描绘的都是普通的生活场景,但永远有一种诗意和来自宗教的纯净与灵光。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王鲁湘在文章中特别提及他的《祭坛》,他说:“我想特别提到朱春林的参展作品《祭坛》。这幅静物画有一种外光环境下的明亮清晰,物无远近,皆历历鲜明,物无贵贱,皆排列整洁,物无中心,皆在其位——朱春林的这幅《祭坛》,对传统的静物画所表达的古典秩序是一种颠覆,是去除等级、阶层、中心、边缘之后的‘平世界’的新秩序——这是一种新时代的大超然。”


    常磊则展出了近年的人物和静物系列。在接受采访时,常磊说:“每一次创作的时候,我过往的经验都不能发生作用。因此一幅画的创作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每一次画完都感觉精疲力竭,有很强的挫败感,但隔一段时间,却又发现这幅作品也许并非一无是处。我的创作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谈及写实油画在今天的环境问题,常磊说:“过去我们谈艺术多元化,往往是建立在‘一元论’的基础上,而今天则是真正进入的艺术多元化的状态。”


    艺术中国现场采访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

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也认为:“只以写实、具象、表现、抽象等分类已经不足以概括、表达油画艺术在中国当代的样貌,更不存在这个画种比那个画种高级,那个画法比这个画法重要的理论结论。1000多年前,司空图就以‘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做了阐释,古典与现代、写实与表现、具象与抽象这些语汇,多元、融合、分野、对立、有无、限制、自由、惚恍这些观念,都有各自的表达,寻源问道的探索精神,才是艺术的使命。”他说:“在群体和个体之间,我们更关注艺术家的个体状态和艺术的个性价值, 作为独立机构的立场,则是发现、呈现、推介。 ”


    艺术中国现场采访展览学术主持、文艺评论家王鲁湘

在学术主持、文艺评论家王鲁湘看来,“距离”和“超然”是这个展览的两个关键词——“一切看似非常写实具象的古典主义表达,都有森严如雷池的审美距离:艺术家与世界的距离。”正是有距离,才产生了对客观世界的敬畏,才有了宁静的观看,诞生了美。因此,他说:“没有距离,就没有‘超然物外’的姿态;也就失去了艺术的自由。七位油画家洁身自好的距离和超然,便获得了坚守自由的诠释,因而弥足珍贵。这副姿态所呈现的‘贵族’气息,漠然,高冷,超拔,专业,小众,稀缺。”

七位艺术家的创造,我们不由得再思考“超然”的多重含义。超然,不仅是指七位具象艺术家们在艺术创造中超越客观物象的描摹,得其精神,也意味着对当下喧嚣世界的超越,对古典品格的秉持,对宁静内心的坚守。在数字化、碎片化的时代,回归反观人类的内心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在当下,我们正需要这种“距离”与“超然”

相关文章
京胡珍品亮相国家大剧院
京胡珍品亮相国家
>来源:新华社2月15日,观众在欣赏展出的京胡珍品。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2月...[详细]
巴西“纸制”展馆吸引各方来客
巴西“纸制”展馆
> 10月9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一名女子在巴西展厅经过由数千块...[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