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8 23:19:48
- 阅读: 次
2017年3月17日,“匠心独具——徐匡独版画艺术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年届80岁的徐匡第二次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展览。

徐匡自画像
“独版画”这种创作形式源于一次偶然,20世纪80年代初,詹建俊、周思聪等画家来四川采风,造访徐匡的画室,徐匡正在刻版画《守望》,大家看到未完成稿非常激动,建议徐匡不要再刻,也不要印,留着原版便已很好。这件事给了徐匡很大启发。
90年代之后,徐匡开始有意识地刻这种不用于印刷的独版木刻;2009年冬,徐匡带着他的首批版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展出,展览获得成功;紧接着,2010年,“阳光高原——徐匡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徐匡的独版画艺术形式,不仅在社会上大受赞誉,也得到专业艺术家、批评家的认可。

匠心独具——徐匡独版画艺术展”完整而系统地梳理了徐匡先生的创作脉络,展示了他1954至1958年在中央美院附中求学时期的习作,附中毕业进入四川美协后的获奖佳作,并将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创作的独版画精品作为一个专题在美术馆二层展厅集中亮相。让观众更直观深入的理解徐匡的人生及创作发展成就。
此次展览共集中展出徐匡先生40余幅独版画精品,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一次精彩亮相。作为徐匡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独版画既保留了版画的黑白关系,又因创作者以刀代笔,心手相连,增添了画面的肌理感和随机刻画的趣味性。此次展出的独版画多来自徐匡先生年轻时扎根西藏的题材,我们能从画面中读出他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徐匡先生擅长作品的构思和意境的营造,对主人公微妙的感情及细节刻画入木三分,他娴熟的刀法让画面风格达到松与紧、放与收的自如境界。这也是他的独版艺术极具感染力的原因。
徐匡讲,在他有生之年,生命不息,刻画不止。从2010年至今,古稀之年的徐匡已经创作了百余幅独版画,他不仅用千刀万刀的艺术方式坚守了一个艺术家的匠心精神,还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突破自己,实现了艺术精神中最难以持续的一种鲜活。

-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