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社会 > 货车驾驶员撞人报警后“怕挨打” 逃离事故现场
货车驾驶员撞人报警后“怕挨打” 逃离事故现场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0 20:30:29
  • 阅读:

2017年11月23日18时许,被告人王某驾驶重型自卸货车在超越同向行驶的大货车时,与贾某驾驶的电动车相撞,致使贾某受伤。

发生事故后,王某与同车人员张某报警求救,而王某因害怕贾某的亲属及附近村民赶到现场后对其殴打,便将张某留下而自己离开现场,到外地的亲戚家中躲避。后贾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王某从其家中得知被害人贾某死亡后,于次日到阳曲县公安交警大队投案,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经公安交警大队认定,被告人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被告人王某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后来又归案的行为是肇事逃逸还是投案自首?

刑法禁止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利益,维护交通管理秩序。肇事人离开现场时是否“立即投案”是评判“逃逸”性质的形式要件。王某交通肇事后虽有立即下车察看情况、拨打110、120报警求救电话、留下同车人员保护现场的行为,但其怕遭到“殴打”而暂时逃离现场,第二天到公安机关投案,综合被告人投案的情节应认定为是“立即投案”,不具有“逃逸”的情节。

另外,关于自首的认定,一方面,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在事发后没有逃逸,而是保护了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并主动报案或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依法认定为自首;另一方面,肇事逃逸后,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又主动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也应认定为自首。本案被告人王某即符合第二种情况。这符合我国设立自首制度的本意,被告人在犯罪后基于对自首的性质及其后果的认识,出于自由意志选择自动投案,节省了刑事案件成本的支出,提高了案件侦破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发案隐患,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同时反映了被告人主观恶性的减弱,表明其已具备接受改造、悔过自新的基础,法律没有理由拒绝其追求从宽处罚的未来利益。  

相关文章
西安一母亲为寻子在走失地附近当保洁
西安一母亲为寻子
>寻子29年   为找寻走失的儿子,西安一母亲在走失地附近医院当保洁员苦苦守候...[详细]
王立群:推广传统文化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王立群:推广传统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上官云)不久前,《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详细]
北京用上全自动清洁船
北京用上全自动清
>7月14日,一条全自动水面清洁船正在北京昆玉河上清除水藻和垃圾。连日高温天气,...[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