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8 3:10:19
- 阅读: 次

教孩子练习毛笔字
从宿城区埠子镇到宿豫区丁嘴镇,有近百里的路。一位75岁老人,在这段“跨界”的道路上,起早贪黑,翘首等车,颠簸辗转……
一周三次,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今已八载。他要去的地方是丁嘴中心学校,有人见他辛劳奔波,打趣地说学校一定给了他不少工资,他乐呵一笑,“那里种着我的梦,有我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位老人便是郝耀华,3月8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这条路至今已走过八载
和往常一样,早上8点,郝耀华出现在宿迁宝龙城市广场公交站点。当然,除了从埠子镇家中到市区,郝耀华还得转81路公交车前往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像是计算好了,不到两分钟,开往丁嘴的公交车停靠站点,郝耀华提着帆布包小心翼翼地跟着人流上了车。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对郝耀华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从2009年丁嘴中心学校着手打造书法特色学校,聘请郝耀华担任学校书法老师起,郝耀华就像一个忠实的信使,无论风雨,他都准时准点到达,去给校园里的老师、孩子们教授书法课程。
“我的书法课集中在每周二至周四,上午的时间是9点40分,所以我要尽可能早的到学校,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教孩子们。”郝耀华说。
记者看到,郝耀华工作的“心画苑”便是丁嘴中心学校的书法教学基地,一直以来,全校师生都在这里沐浴书法艺术光辉,接受书法艺术熏陶。作为书法老师,郝耀华会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用粉笔教学,“大家注意看,这一笔收尾的时候笔锋要稍微向上……”在学生练习期间,郝耀华会悄悄走近学生身边,对学生的坐姿、握笔,他都会一一提点纠正。
在郝耀华心中,“心画苑”就像他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他为之倾注心血,寄托了无限的爱。
传承书法艺术是他的情怀
“说实话,这就是我的情怀,教育更多的青少年去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郝耀华说,自己年轻时一直在乡镇文化站工作,从事文化工作一生,热爱、追求书画艺术一生。他也曾想过,退休后就在家安安静静潜心研究书画创作,不过8年前,当丁嘴中心学校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前往学校教授书法的时候,他没有犹豫。“如果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懂得书法,我想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于是我就欣然答应了。”
郝耀华说,多年来丁嘴中心学校给予他的照顾和支持,也使得他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虽然没有多少工资,但学校在生活方面给了我很多照顾,让我在这里工作得很舒心。尤其是学校对书法艺术的重视,让我心甘情愿奉献余热,一心一意去传承书法艺术。”
近年来,郝耀华带着全校师生带着对书法艺术的憧憬,不断攀向一个个高峰。由于在打造书法特色校园方面亮点纷呈,丁嘴中心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先进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江苏省书法课程建设先进学校。
教导学生“守正出奇”
记者了解到,郝耀华不仅在书法上有着深厚造诣,其山水画作同样卓尔不群,屡获全国绘画赛事大奖。“除了对绘画艺术有着几十年临池不辍的执着,我对绘画的领悟,也得益于上海国画院院士陈占元先生的言传身教。”
郝耀华表示,他与书画可谓莫逆之交,每天挥毫不止,乐此不彼。或许也正因此,长期的艺术熏陶使得他性情随和,心态乐观。“虽然我已经75了,但我并不显老,相反,依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为着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努力,不畏辛苦,不畏人言。”
郝耀华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宿城区美协、书协顾问。观乎其书法作品,给人浩然正气之感。郝耀华说,作为一名老师,只有自身正,才能引导学生“守正出奇”。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徜徉墨海,享受人生,不断去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