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教育 > 中国制造2025来了 教育体系应如何培养制造业人才?
中国制造2025来了 教育体系应如何培养制造业人才?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9/3 0:26:43
  • 阅读:

2月14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工科教育的广泛关注。

对于广大学子及家长来说,这份《指南》为专业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而对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工科教育体系的践行者来说,如何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三大问题,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未来最需要什么制造业人才

对于制造业来说,未来最需要什么人才?

在《指南》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其列出的“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在这份预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专业榜上有名。

根据《指南》,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对此,《指南》提出,要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

除了这10个领域,《指南》还指出,要围绕“四基”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领域,重点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此,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秋波表示,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已经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

“面向光子与量子芯片、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杨秋波说。

杨秋波认为,随着更多“AlphaGo”的出现,未来的工程科技人员需要应用现在还未出现的技术,去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科技革命改变教育内容,信息革命改变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帮助未来的工程师们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因此,杨秋波指出,必须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新经济急需紧缺人才,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相关文章
教育部:今年制订以居住证为准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
教育部:今年制订
>来源: 中新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详细]
高校学生为避暑在图书馆“恶意抢座”?多名学生否认
高校学生为避暑在
> 随着气温的上升和期末季的来临,安装空调的图书馆成了大学生们自习看书的最佳去处,...[详细]
教育部督导办:职业教育整体就业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部督导办:职
> 读了职业教育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今天在...[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