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8 1:59:24
 - 阅读: 次
 
洪晓兰是位风貌独特的女画家,她的艺术语言不走成成相习之路,而是博取众长,随心取象,画出自我感觉和感觉中的奇思妙想。
她的油画线条奔放。色彩绚烂,造型布局奇特多变。她创造的画境,壮美、神秘,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朴之美。她以油画的厚重写实和中国画的飘逸写意融合为体,汲取民间傩画、戏曲年画和装饰画的营养为用,把线条质感表现和形象变异处理糅合得颇为得心应手。并能借物寓情,在意象和心象之间自由挥洒。这和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追求,不但异曲同工,而且表现容量更大内涵更深。她的《呐喊》,以女性意象造境,但有别于挪威表现派大师蒙克《呐喊》之忧伤恐怖,而是传达一种对未来充满拼搏的希望。她以眼睛为主题,创作多幅《天眼》组画,给多只游动着的黑色眼睛,点染了急切而略带忧愤的色彩,从另类角度演绎了诗人顾城,“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诗境。也隐喻了“人在做,天在看”的世俗道理。
宗教文化是世相文化的神化表现,神性艺术往往表达了世俗生活中的人性寄托。因之,中外画家都把宗教题材作为重要画题。洪晓兰有较浓的宗教情结。她善以夸张的笔调创造佛像画境,并把自己乐观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寄托于创作之中。因之,她笔下的佛像明亮温和,慈悲宁静。其富有弹性的弧形线条,描绘出佛像祥和的慧眼,微笑的嘴,颀长的寿耳和仁慈的面颊,有禅意,更有人性,让人观之可敬可亲,十分契合世人内心对神性的向往。因此,常被藏家高价请走,多地寺院邀请画家去画壁画。她在扬州某寺院画的近400平方米壁画,一时被媒体叹为奇葩。金陵神学院院长丁光训先生对洪晓兰赞赏有加,并题书勉励画家,“以绘画唤醒灵魂,复苏生命”。
洪晓兰的另一艺术特质,是对人性的独特解读。这些解读亦神亦人,亦真亦奇,充满女性的奇想和文化呼吸。其《孔子》头像,以装饰画结构造型,用点彩和刷笔绘出五官和帽饰,引人注目的两眼圆睁,如在忧国忧民;嘴巴张开,似在授业传道,最别出心裁的是画家把孔子置于滔滔流水之中,寓意有逝者如斯之图腾式追思,更有历史长河不息、孔子精神永生的礼赞。另一幅《母与子》用柔韧的黑色线条勾勒了母与子的侧像,一个天真,一个柔美,质朴简练的画面浓缩了伟大的母爱,画家表现的是普遍人性,也是自己的情感体验。这种于奇妙中启示真理,在平淡中彰显崇高,有别于芸芸众家,是属于画家自己的独特艺术。
艺术创造需要独特。尽管中西绘画经历了多流派的交汇融合。但在发展市场经济之中国,看惯了高大全、帅富美之形象和布局,也许对洪晓兰心象油画有些不习惯,这应属正常。真正的艺术家当然需要在内容上表现真善美,但在形式上更要规避雷同,力求创新的,生动的画出个性面目。洪晓兰数十年如一日,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全身心投入对油画艺术的创造追求。其作品有根基、有真情、有个性。如果假以时日和更多的向现实生活学习,必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评价。

-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