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展

艺术家

当前位置:中华艺术 > 书法家 > 手挥翰羽歌盛世 —— 记汉寿籍七旬书法家王良伟
手挥翰羽歌盛世 —— 记汉寿籍七旬书法家王良伟
  • 来源:中华艺术
  • 编辑时间:2020/8/28 15:29:33
  • 阅读:

古人云:“书,心画也。”

心画入墨,是年届古稀的汉寿籍书法家王良伟恪守的创作准则。他说,大凡书者有心,则书作有魂。只有怀着真情进入创作的审美空间,才能对词作充分解读,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在点画中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与高洁的灵魂。

8月15日,盛世心墨·王良伟书法作品展在市文化馆拉开帷幕,150余件墨宝整体亮相,笔力中浸润着盛世豪情,令观者动容。

数十载冶墨不止

文章华国,书法华身,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门艺术。王良伟自五六岁起习字,对书法情有独钟,先后受教于多位书法名家,日积月累,渐有所得。

参加工作后的繁忙期,王良伟每日坚持读帖,用心默写。“书法这门艺术,贵在坚持。三天不写别人知道,一天不写自己知道。”他说。

多年来,王良伟渐渐养成了夜晚练字的习惯。常在睡眼朦胧之际,突然惊醒,随着灵感一挥而就。他说,夜晚是大自然赋予他每天书法学习与创作最美妙的时刻。“夜深人静时,极为空灵的天籁之音会给人带来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此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似与古人神会而心脉相通,常有‘心静’与‘自然’乃打开步入书法艺术殿堂之秘钥的感悟。这大概便是‘道法自然’,‘大自然而然’的境界吧!”

王良伟颇喜帖学,也尊隶碑。他酷爱书圣王羲之书法之雅俊,鲁公书法之雄浑,钱沣书法风骨之峻朗,乙瑛碑之稳,曹全碑之逸,毛泽东书法之如神龙飞天。每日临摹,乐此不疲。

博收约取,师古不泥。追随二王,兼写颜体,王良伟的书法渐成自己的书体风格。他的行书字注重飘逸潇洒的书卷气,又不失沉凝厚重的金石味。他的隶书既有张迁碑的雄浑厚重,又取曹权碑的轻逸如梦。

是此,王良伟夏无三伏,冬无三九,临池冶墨,日课不辍,偶有劲健俊逸之笔,舒雅沉浑之气渐成。

百余墨宝歌盛世

走进盛世心墨·王良伟书法作品展,仿佛置身书法的殿堂。150余幅书法作品,书体多样,兼有隶、楷、行、草;形式丰富,条屏、横幅、扇面、团扇、斗方等;有鸿篇巨制,有清雅小字;字体不一,或刚柔相济,或遒劲俊美,于规整中见洒脱自然。

走近书法展的背后,是王老的别具匠心。用手中饱蘸激情之笔,画写中华盛世,歌颂美好时代,是他坚持书写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令每一位文艺工作者为之振奋,并迫切地感到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社会宣传国家、民族精神,讴歌时代。”王老激动地说。

盛世心墨书法展,无疑是围绕中华盛世这个大主题开展的。从豪情万丈的行草十二条屏《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到飘逸而不失厚重的隶书十四条屏《中国梦》,再到潇洒俊逸的狂草一笔书《为我中华盛世点赞》,无一不是放歌中华,礼赞盛世,可谓词翰双美,心墨凝香,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情感性和艺术感染力。

“太震撼了,一派雄浑豪放气概,大气磅礴,字在动,犹人在动,神采飞扬,再现了当时领袖与人民的激情。中国人站立起来了的感觉呼之欲出。太神奇了!”书法界名家、岭南美术出版社总编戴和在审阅《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时脱口赞叹。

欣赏《中国梦》后,戴和又交口称赞:“太美了!梦的美丽,追梦的美丽,梦想成真后的美丽,跃然纸上,如诗如画,美极了!不难看出,书家是用心蘸着情在创作,在渲染作品主题。没有深厚的功力做不到,没有深厚的感情做不到!”

借古典名篇,唱人文精神,引今人深思。王老别有用心地挥洒下行草十条屏《岳阳楼记》,咏颂范仲淹提倡的忧乐精神;用楷书十一条屏书写明龙阳县典史青文胜的《上朱元璋疏》,传颂其舍命救民的宝贵精神。风骨峻朗的钱南园书体,将青文胜的那份骨气淋漓展露,令人过目不忘。


雅致清新的扇面书法小品,是盛世心墨书法展端出的别样“点心”。《时间到底去哪儿啦》《你懂的》《问谁与同坐,清风明月我》……这些时尚又接地气的语言,老百姓喜闻乐见,王老也乐在其中。

“中华书法要传承,书脉不能断,尤其要引起年轻人的重视,这就不仅要从字体,还要从词作内容上吸引他们的注意,提起他们对书法的兴趣。”王老说。

王老指着行草七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说:“我身边的许多年轻人就喜欢这幅作品,说词美字美,他们还特地将这幅作品作为一个电纸书的扉页,这与他们爱书的美丽心灵是相契合的。”

老骥伏枥挑使命

年届七旬心不老,传承文化使命坚。

“作为一个书者,我们手中的笔,不能一味地追求纯艺术,书法作品词内容还须歌颂时代,画写美好。我们不以丑怪入书,而应以雅为主线,做到雅俗共赏。”王老这样定义书者的责任。

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王老一直注重古代人文精神的传承,认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精气神,当代教育要回归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他的书法《剑胆琴心》《随而不流》《学海澜峰》等,无不流露出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推崇。

为了普及少年儿童的书法知识,支持当地中小学书法教育进课堂,他还向全县中小学校、县图书馆捐赠数百册《盛世心墨·王良伟书法作品集》,以表拳拳之心。

传承书法,从家庭教育开始。王老女儿5岁开始习书,9岁时作品多次获省青少年书法大赛大奖。王老和老伴退休后客居羊城,在女儿女婿家乐享天伦,第三代的书法家教成了他们桑榆之年的头等乐趣。小外孙也从5岁起学书法,作品多次捧得全国及国际大赛金奖。

对于养育他长大的这方水土,王老心怀感恩,他表示,有生之年要用手中之笔歌颂家乡美,歌颂为创造美而作出贡献的人。他笔下的“一湖烟柳,半城书香”“风景美如画,龙阳分外娇”“玉佛献寿,丹凤朝阳”等原创书法作品,唱响着这方水土的民风民俗民心,深重的恋乡之情从笔端倾泻。

相关文章
齐鲁书法大家张立昌先生
齐鲁书法大家张立
>执著耕耘书苑以人品立艺品——访齐鲁书法大家、山东齐河文化馆书法创作员张立昌先...[详细]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
> 张海,一九四一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師县,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详细]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摄影师携“大眼球”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P...[详细]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冰凌花
中国移动杯·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
>冰凌花,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其学名为侧金盏花,属于毛茛科、侧金...[详细]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关...[详细]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详细]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